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際動態(tài) » 正文

沒完沒了!新冠疫情何時能結束?從大流行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發(fā)布日期:2020-10-22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瀏覽次數:0
核心提示:導讀:新冠病毒可能永遠不會消失。距離2019年年底首次暴發(fā)新冠疫情的時間點來看,10個月已經過去了。截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
 導讀:新冠病毒可能永遠不會消失。

距離2019年年底首次暴發(fā)新冠疫情的時間點來看,10個月已經過去了。截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3959萬;累計相關死亡病例已逾110萬。美國依然以日均5萬例的趨勢增長;印度緊隨其后;歐洲第二波疫情已全面爆發(fā),法國日增病例已突破3萬例;英國已連續(xù)14天日增病例過萬;意大利日增病例也突破萬例......除了我國和少數一些國家的疫情得到控制外,大部分歐美洲國家都處在被動的應對來勢洶洶的疫情。

 

隨著冬季來臨,一年都快過去了,人們不禁要問,這新冠疫情到底什么時候能結束?

 

我們來聽聽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疾病和公共衛(wèi)生的歷史學家Nükhet Varlik從歷史角度給出的答案。

 

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為了遏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wèi)生專家一直在使用數學模型預測未來的情況。但傳染病建模并非易事。流行病學家警告說,模型并不是可以預知未來的水晶球,即使預測結合使用機器學習的復雜模型也不一定能揭示出大流行什么時候結束以及會有多少人死亡。

作為研究疾病和公共衛(wèi)生的歷史學家,Nükhet Varlik建議與其去尋找線索,不如回過頭來看看歷史,是什么讓過去的疫情結束了,亦或是沒有結束。

 

我們現在處于大流行的哪個階段


在大流行早期,許多人寄希望于新冠病毒逐漸消失。有人認為,夏季炎熱時它會像SARS一樣自行消失;更是有人聲稱,一旦有足夠的人被感染,群體免疫就會戰(zhàn)勝病毒。但這些都沒有發(fā)生。

 

實踐證明,將遏制和減輕大流行的公共衛(wèi)生措施(從嚴格檢測和接觸者追蹤到社交距離和戴口罩)相結合,可以有助于防止病毒傳播。

 

但是,鑒于新冠病毒已經蔓延至世界各地,僅靠這些措施并不能結束大流行?,F在,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疫苗開發(fā),開發(fā)過程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

 

然而專家告訴我們,即使有了成功的疫苗和有效的治療方法,新冠病毒也可能永遠不會消失。即使在世界某個地區(qū)大流行被遏制了,它也可能在其他地方繼續(xù)發(fā)生,從而在其他地方繼續(xù)造成感染。即使它不再是目前這種大流行級別的威脅,新冠肺炎也很可能成為地方病。這意味著它會緩慢、持續(xù)地傳播下去。新冠病毒將繼續(xù)引起較小規(guī)模的疫情爆發(fā),就像季節(jié)性流感一樣。

 

是的,關于大流行的歷史充滿了這些令人沮喪的例子。

 

疾病一旦出現就很少會消失

 

無論是細菌、病毒還是寄生蟲,幾乎每一種在過去幾千年里影響人類的病原體都依然在我們身邊,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徹底根除它們。

 

通過接種疫苗唯一被根除的疾病是天花。由世界衛(wèi)生組織領導的大規(guī)模疫苗接種運動在上世紀60到70年代取得了成功。在1980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天花成為第一種也是唯一被徹底根除的人類疾病。

 

微信圖片_20201022094452.jpg

天花病毒

 

因此,像消滅天花這樣的成功案例是非常罕見的,而疾病持續(xù)存在則是普遍規(guī)律。

 

以諸如瘧疾之類的病原體為例,這種通過寄生蟲傳播的疾病幾乎與人類的存在一樣古老,如今仍然給人類帶來沉重的疾病負擔:2018年全球約有2.28億瘧疾病例,造成405000人因該疾病死亡。

 

微信圖片_20201022094457.jpg

紅細胞內的瘧原蟲

 

自1955年以來,在DDT和氯喹的幫助下開展的全球消滅瘧疾項目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在南半球許多國家該疾病仍然普遍存在。

 

同樣,結核病、麻風病和麻疹等疾病已經伴隨了我們幾千年。盡管人類做出了種種努力,但完全根除這些疾病仍遙遙無期。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相對“年輕的”病原體,如HIV和埃博拉病毒,以及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包括SARS、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導致新冠肺炎的SARS-CoV-2(新冠病毒),總體流行病學情況變得越來越清晰。

 

微信圖片_20201022094500.jpg

上面的病原體目錄中再加上SARS-CoV-2(新冠病毒)。圖片來源:中新網

 

關于全球疾病負擔的研究發(fā)現,傳染性疾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幾乎占全球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這大多數都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

 

今天,在這個全球航空旅行、氣候變化、生態(tài)紊亂的時代,我們持續(xù)面臨著新興傳染病的威脅,同時繼續(xù)遭受仍然存在的古老疾病造成的折磨。

 

一旦被加入到影響人類社會的病原體目錄,大多數傳染病就會持續(xù)存在下去。


曾奪走數億人生命的鼠疫大流行,今天仍在

 

即使現在已經有了有效疫苗和治療方法的傳染病也會繼續(xù)奪走生命。也許沒有一種疾病比鼠疫更能說明這一點,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時至今日,它的名字仍然是恐怖的代名詞。

 

微信圖片_20201022094504.jpg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在過去五千年中發(fā)生了無數次地方性疫情,至少有三次記錄在案的鼠疫大流行,造成數億人死亡。最臭名昭著的鼠疫大流行是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

 

然而黑死病絕非一次孤立的疫情暴發(fā)。鼠疫每10年或更頻繁地不斷發(fā)生,每一次都給已經很脆弱的社會造成打擊,并在至少6個世紀中造成人類重大死亡。

 

甚至在19世紀衛(wèi)生革命之前,由于溫度、濕度的變化以及宿主、病媒和足夠數量的易感個體的存在,每一次疫情都會經歷數月甚至數年內后逐漸消失。

 

有些國家相對較快地從黑死病造成的損失中恢復過來,但另一些國家則很不幸。例如,中世紀的埃及無法完全從大流行的持續(xù)影響中恢復過來,這對埃及的農業(yè)部門造成了特別嚴重的打擊。

 

人口減少的累積效應變得不可能挽回。它導致了馬穆魯克蘇丹國的逐漸衰落,并在不到兩個世紀的時間里被奧斯曼人征服。

 

即使在今天,這種毀滅一個國家的鼠疫細菌仍然與我們共存,這提醒著我們病原體的長期且彈性存在。

 

希望新冠病毒不會持續(xù)千年。但在疫苗研制成功前,甚至在疫苗研制成功后,也沒有人是安全的。

 

政治因素也很關鍵,當疫苗接種計劃被削弱時,傳染病會迅速卷土重來。以麻疹和小兒麻痹癥為例,只要疫苗接種失敗,疾病就會再次出現。

 

鑒于這些歷史和當代的先例,人類只能寄希望于新冠病毒能被證明是一種可控和可根除的病原體。

 

然而,大流行的歷史告訴我們,不要抱有這樣的期望。

 
 
 
?